陳Sir揚言(第1514期)
  住在廣州城裡的每個人都是垃圾的生產者,都有責任成為垃圾革命的參與者。
  250名中小學校長前天參觀了火燒崗填埋場、李坑垃圾焚燒發電廠,正式拉開了廣州“垃圾分類萬人行”的序幕。結果呢?新聞報道說,校長們被填埋場的臭味熏慘了,手帕、毛巾、宣傳單、雙手輪番上陣,參觀結束,校長們表示“我夥獃”———我和小伙伴們都驚獃了,他們希望學生們也能接受這樣的“震撼教育”。
  我也被這則新聞的真實震撼了。事有湊巧,次日我也追尋著校長們的足跡,到火燒崗填埋場去了。我是半夜咬甘蔗———不知頭和尾,發了一條微博實話實說:“到火燒崗現場了。臭臭哋。”結果微博上炸了窩。有人質疑我這條微博是不是我自願發的,有人說我是收了錢給人說好話,還有人說我黑心!時不時都有街坊說喜歡我說真話。直到我去火燒崗之前還有網友吩咐我帶著鼻子去,要告訴大家聞到什麼味道。但是當我實話實說的時候,卻真的還是有人不高興了。
  定過神之後我細想一下就明白了。同樣在火燒崗現場,為什麼校長們給臭味熏倒而我卻僅僅聞到一點點異味呢?有網友幫我分析,這是因為我去的當天是市長帶隊。其實,如果因為市長駕到填埋場稍作處理現場就臭味全無,那麼以臭聞名的火燒崗早就默默無聞了。我猜原因只是因為天氣和氣溫。我到達之前廣州掛起暴雨黃色預警信號,大雨傾盆,而且氣溫僅得25°C,與烈日高溫相比,臭味暫時消失完全合理。
  然後我到李坑垃圾焚燒廠參觀,我照樣實話實說:空氣清新,沒有異味。不出意料我又給罵了。看到這些評論我心裡有點不服:明明就是這樣,說實話大伙兒為什麼不收貨?
  我不是藉機吐槽,而是借這個親身經歷說說廣州要破解垃圾圍城的困局到底有多難。其實臭還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再過兩年就無地可以填埋垃圾了———想臭都沒得臭!廣州的人口已經爆炸性地增長到1600萬人了,我很同意一些網友說的,有些人能夠把垃圾扔進垃圾桶就阿彌陀佛了,分類太難!
  問題在於廣州現在無可選擇。垃圾圍城的現實迫在眉睫地逼著政府和民眾做選擇題:終端處理,不是填埋就是焚燒。沒有第三種選擇。而鑒於垃圾已經無地可埋,因此焚燒成了唯一選項。但,同是焚燒,分類和不分類,還是有質的不同。不搞好垃圾分類,就不能從源頭減量,不從源頭減量,就要建更多終端處理。在我看來,廣州的垃圾革命道路很短,從分類到焚燒。廣州垃圾革命的道路也很長,要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都身體力行改變垃圾處理的習慣。
  住在廣州城裡的每個人都是垃圾的生產者,因此都有責任成為垃圾革命的參與者。把垃圾分類看成是政府的事,講著風涼話的同時毫不在乎地把一包包沒有分類的垃圾扔進垃圾桶里,這絕對不是廣州人的形象。當然,這不意味著政府在推行垃圾分類中的政策和行為不能批評。比如環衛工人的混裝收運。廣州的垃圾革命的阻力不但來自民眾習慣,也來自“革命隊伍”的不專業。
  垃圾分類要坐言起行,沒有一點點震撼還真的不行。震撼就是睜大眼睛看現實。□陳揚  (原標題:參加“萬人行”必須“我夥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x98xxmzu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